前章提及文獻探討為一篇論文不可或缺的章節,這個章節長度可長可短、論及的範圍可大可小,其實它非常有彈性。
文獻探討唯一必須注意的地方是,引用的文獻的正確性。
相信大家都聽過農藥或藥物殘留對人體的影響,長期食用含有農藥或藥物殘留的食品會體內不斷累積而引起慢性中毒,成為觸發多種慢性疾病的主因。
前章提及文獻探討為一篇論文不可或缺的章節,這個章節長度可長可短、論及的範圍可大可小,其實它非常有彈性。
文獻探討唯一必須注意的地方是,引用的文獻的正確性。
相信大家都聽過農藥或藥物殘留對人體的影響,長期食用含有農藥或藥物殘留的食品會體內不斷累積而引起慢性中毒,成為觸發多種慢性疾病的主因。
研究報告或者論文的架構從古至今大抵上沒有多大的變化,除非您想發表一項火星研究報告,否則在您架構裡一定會有文獻探討這個子項。
文獻探討主要是根據前人走過的路,邊撿拾著掉在地上的麵包屑觀察,不能吃的話就丟掉,還能吃的話就吞到肚子裡,因為前面還有很長的研究之路要走,填飽肚子是很重要的事。
但是研究不是線性的,所以直到這章我才做文獻探討也是很合理的事。
專業倫理問題是一般研究者經常忽略掉的議題。
做每一項研究多少都會觸及一些機密、敏感或是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身為一個研究者蒐集這些資料時必須有保密的原則,為保護當事人,其相關的資料一概不可公開,這是身為研究者最基本的專業倫理。
同一種事物可以透過各種角度的切入而得到完全不同的看法。
比方說,『耶穌像流血』這件事,從宗教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得到『這是神蹟、奇蹟!』的看法;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經過研究耶穌像材質之後,我們可能得到『因為材質受熱融成液體,所以才會造成看似流血的效果。』;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得到『男性也有月經來潮的可能性。』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切入觀察,重要的還是事物本身。
在實驗當中,控制變因為每次實驗中都控制不變的變因;操作變因為每次實驗中控制它改變的變因。
運用在觀察法中也可以同理類推,控制變因為觀察的時間、外在環境能的影響(也就是我的生活必須盡量不影響到被觀察者。)
而操作變因就是我可以去觸發的事件(像是邀請他家教。)、或是與他的對話內容,雖然有時候改變操作變因也可能會沒有任何改變(跟他說話他不理人。)。
身為一個觀察者對於被觀察對象產生重大改變時應該抱持著樂觀還是悲觀的態度?
『態度』對這項觀察是否能進行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相信態度會產生能量,每天早上對著鏡子說『我一定會成功!』也許可能還是沒辦法成功,但是至少能產生正向的能量,讓中樂透彩的機率比平常人高一點點。
若是抱持著悲觀的態度繼續這項觀察呢?
嚴格來說所有的研究都是一種偏見的呈現,而每一種偏見都有一套自圓其說的方法。
沒錯,一開始我對我的室友的確有偏見,認為他是個很自私的精英,不太與人勾搭,生理鐘比中原標準時間還準。
這種偏見還讓我以為他不會有喜歡上另一個人的可能。
人類因為對人事物有所好奇而不了解,所以一而再的尋找,直到發現令人滿意的答案,這就是研究的最源頭。
一般人對於研究總有生硬的刻板印象,像是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正確的嚴謹邏輯推理,才是研究,也是一般稱之為量化的研究,當然,這也是一種研究的方法,不過用在某些研究目標上並不適當。
每一種研究過程中枯燥、無趣的部分可能占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不等,如果不是對此領域極有興趣的人通常在研究進行到四分之一時,有三分之一的人會選擇放棄,進行到三分之二時,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要接受心理諮詢,另四分之一的人腦袋中只剩數字符號還有殺戮性的衝動,倖存下來可以用的人類則比被蝗蟲橫掃過的玉米田中的玉米還要稀少。
但研究之神總是會給留下來的小朋友們聖誕禮物,雖然這禮物可能又是另一項研究的開始……
──為什麼、為什麼,告訴我為什麼結果會是這樣啊!
慎選觀察法是一件重要的事。
觀察研究法中又分結構式觀察法和無結構式觀察法。
結構式觀察是根據預先設計的表格和記錄工具,並嚴格按照規定的內容和程序實施的觀察,觀察過程的標準化。即它對觀察的對象、範圍、內容、程序都有嚴格的規定,一般不得隨意改動。